【背景资料】2005年4月13日,甲市某桥梁工程在拆除引桥支架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件,造成1人死亡。事故发生过程如下:甲市大桥在主体工程基本...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背景资料】 2005年4月13日,甲市某桥梁工程在拆除引桥支架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件,造成1人死亡。事故发生过程如下:甲市大桥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后,开始进行南引桥下地板梁支架的拆除作业。4月13日下午,该项目部领导安排部分作业人员进行拆除作业。李某(木工)被安排上支架拆除万能杆件,他在用割枪割断连接弦杆的钢筋后,就用左手往下推被割断的一根弦杆(弦杆长1.7m,重70kg),弦杆在下落的过程中,其上端的焊刺将李某的右手套挂住(帆布手套)。李某被下坠的弦杆拉扯着从18m的高处坠落,头部着地,当场死亡。 【问题】 1.简述什么是高处作业以及高处作业的分类。 2.概括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 3.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按照我国《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将高处作业的高度表达为: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按性质和环境的不同,又可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2类。一般高处作业为正常作业环境下的各项高处作业;特殊高处作业指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下对操作人员具有危险性的作业,包含以下8类:(1)强风高处作业(阵风风力六级,风速为10.8m/s);(2)异温高处作业(高温或者低温);(3)雪天高处作业(降雪时);(4)雨天高处作业(降雨时);(5)夜间高处作业(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的作业);(6)带电高处作业(接近或者接触带电体);(7)悬空高处作业(无立足点或者无牢靠立足点);(8)紧急救援高处作业(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时抢救作业)。 2.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有:(1)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所设计高处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并要尽量采取地面作业,减少各种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问题范围较为广泛,既有一般的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牌等,也有各种专项措施,如施工人员操作平台、人员上下爬梯等。为明确职责,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施工以前,应该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逐级向有关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高处作业人员在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及人身防护用品未解决和落实前,不能进行施工。对各种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要一一加以检查。经确认完好后,才能投入使用。(3)在高处施工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要提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与交底。(4)架子工、结构安装工等从事的攀登和悬空作业,危险性都比较大,因而要求对从事这些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并要通过相应的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5)高处作业的脚踏板应用坚实的钢拉板或木板铺满,不得留有空隙或探头板,脚踏板上的油污、泥沙等应及时清除,防止滑倒。(6)高处作业应按规定挂设安全网(立网和平网),安全网内不许有杂物堆积,破损的安全网应及时予以更换。(7)作业平台的承重必须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不得多人集中在作业平台的某一部位进行作业,以防发生突然断裂,坠落伤人。(8)高处作业操作平台的临边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1.2m,水平横档的间距不大于0.35m,强度满足安全要求。(9)高处操作平台必须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的安全通道和扶梯,平台严禁超载,平台架体应保持稳固。(10)操作平台的临边外侧下方是交通通道时,敞口立面必须设置安全立网作全封闭处理,并设置限宽、限高、限速安全标示牌的防撞设施。(11)在高处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前,必须搭置可靠的张拉工作平台;若在雨天作业,还应架设防雨棚。张拉钢筋的两端要设置安全挡板,并在张拉作业平台上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操作规程,禁止非操作人员在张拉作业时进入张拉施工区。(12)高处作业拆除下的模板及剩余物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随意乱置,严禁向下丢弃物料,传递物件时不得抛掷。(13)高处作业的挂篮、支架、托架、模板及操作平台等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单项设计,其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操作规程、技术交底等须上报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经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4)高处作业临时配电线路按规范架(敷)设整齐;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高空作业现场按要求使用标准化配电箱,箱内应安装漏电保护器,下班切断电源,锁好电闸并有可靠防雨设施。(15)桥梁主塔(墩)塔身高于30m时,应在其顶端装设防撞信号灯,主塔还应采取防雷措施,设置可靠的防雷点装置。遇雷雨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任何人员不得接触防雷设置。(16)作业人员在上下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下层作业人员应处于上层作业人员和物体可能坠落的范围之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上下之间应设置隔离防护层。(17)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作业点下方及火星涉及范围内,必须彻底清除易燃、易爆物品,作业现场要布置消防器材,严禁电焊人员将焊条头随手乱扔。(18)高处进行模板安装和拆除作业时,要按设计所确定的顺序进行,作业面及操作平台下方不得有人员逗留、走动和歇息。(19)拆除工程应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严禁立体交叉或多层上下进行拆除,严禁疲劳作业,并派专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护。(20)在拆除龙门架、托架、钢支架等重物时,应有机械吊机配合进行,并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信号明确。吊物要稳吊轻放,不得采取“整体推倒法”。 3.(1)技术方面:①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前,没有编制支架拆除方案,也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之人员少,就安排从未进行过拆除作业的木工冒险爬上支架进行拆除工作,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②作业人员李某安全意识淡薄,不系安全带就爬上支架,擅自用割枪割断连接钢筋后图省事用手往下推扔弦杆,被挂坠地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管理方面:①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必须有人监护,但施工现场却无人进行检查和监护工作,对违章作业无人制止,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严重,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③对作业人员未进行培训和教育,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盲目蛮干,管理失控。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271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