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王老师在某小学教科学课,深受学生喜爱。结合班级实际,他设计了单元导学案,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和评价检测指标等,引导学生根据...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案例一: 王老师在某小学教科学课,深受学生喜爱。结合班级实际,他设计了单元导学案,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和评价检测指标等,引导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探究式学习。设计的教学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文献等查阅相关资料,并由学生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由学生带着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第三课时,实验探究,检验假设,分析结果;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并指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第五课时,交流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就新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变化:一有时间就往实验室跑,在实验室里常常争论不休,解决了许多“为什么”。学生仿佛被一种魔力吸引着去学习,上网查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并撰写成科技小论文,这些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学生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了。 案例二: 某小学针对本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效率低下的问题,如“大量重复的机械性练习”“教师满堂灌”“重知识轻能力”……开展了全校范围的“减负提质、常态优质”教改活动,要求全校教师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向40分钟要质量。为此,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 探索中,老师们大胆地进行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语文组重点进行了“巧用结合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老师们将有共性或对比性强的课文组合到一起讲授,提高了课堂效率;数学组围绕数学思想方法和原理,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尝试数学“瘦身”的做法,在教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时,注重基于乘法原理的学习,将13课时缩减至6课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英语组则通过“三个关注”,即关注语言环境、关注课堂实践、关注课后延伸与拓展,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案例中教师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有益探索。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结合教学实际,案例一中设计单元导学案,案例二中开发校本课程,都能体现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2)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案例一中学生做实验、查资料,案例二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做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践行了现代学生观。 (3)教师整合课程资源,案例二中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具有课程开发和研究的意识。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重点与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情,优化教学设计方案,使其更符合学生实际。 (4)案例二中教师不仅关注课堂本身,更关注课堂的延伸与拓展,关注学生学习的全周期,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内容:案例,王老师,小学,科学,学生,班级,实际,设计,单元,导学案,定本,目标,内容,步骤,检测,指标,根据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494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