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一组材料:材料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尽心下》荀况认为:“传曰:‘君者,舟也...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以下是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自《孟子.尽心下》 荀况认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荀子.王制》 材料2 梁启超说“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 胡适说: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足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材料4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1卷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枓3的异同. (3)材料4的哲学倾向是什么?材料1、材料2、材枓3与材枓4有什么区别, (4)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观点.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材枓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的;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枓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枓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两者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材料4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观点.材枓1、材料2、材料3与材料4是两种历史观即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区别.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307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