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演变及其影响。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简答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演变及其影响。
选项
答案
解析 《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侵略者在华设使馆、驻使节,要求建立专门机构。后经恭亲王奕诉等奏请在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德对外事务。于1861年1月20目由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由王大臣或军机大臣兼领,设大臣、章京两级职官。由总理大臣、总理大臣上行走、总理大臣上学习行走、办事大臣。大臣下设总办章京(满汉各两人)、帮办章京(满汉各一人、章京(满汉各10人)、额外章京(满汉各8人)。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1901年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外务部机构由总理、会办、左右侍郎组成,将原总理衙门的总办改为左右丞(掌机要文书)、左右参议(审仪法令),下设司务厅、和会、考工、榷算、庶务四司,俄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电报六处和清档房,分掌各项具体事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为外务部,是清廷屈从于外国列强侵略者的压力的结果。从外务部名称改变的缘由和机构的设置可见,改组后的外务部无异于列强在华设立的一个代办处。它的改设是清朝封建政权进一步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384秒, 内存占用1.03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