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性脱水病人为什么早期容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低渗性脱水病人为什么早期容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选项
答案
解析 引起含HCl的胃液大量丢失。②经肾丢失:一是应用利尿药。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富含碳酸酐酶,使用髓袢利尿药(如呋塞米)或噻嗪类利尿药时,H经肾大量丢失使HCO大量被重吸收,因丧失大量含Cl的细胞外液形成浓缩性碱中毒。利尿药排H的机制主要是利尿药抑制了髓袢升支对Cl、Na和HO的重吸收,使远端流速增加,由于冲洗作用,使小管内H浓度急剧降低,促进了H的排泌。二是盐皮质激素过多,尤其是醛固酮可通过刺激集合管泌氢细胞的H-ATP酶泵,促进H排泌,也可通过保Na排K促进H排泌,而造成低钾性碱中毒。临床上可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及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此外,糖皮质激素过多如Cushing综合征也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因为皮质醇也有盐皮质激素活性。 (2)HCO过量负荷:常见于消化道溃疡病病人服用过多的NaHCO,或矫正代谢性酸中毒时滴注过多的NaHCO之后。此外,大量输入含柠檬酸盐抗凝的库存血,脱水时只丢失HO和NaCl造成浓缩性碱中毒,均可使血浆NaHCO浓度升高。 (3)H向细胞内移动:低钾血症时因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引起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同时细胞外的H向细胞内移动,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322秒, 内存占用1.03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