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临床特征。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简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临床特征。
选项
答案
解析 延迟性心因反应又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易患本病。临床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反复重现创伤性经验:表现为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症状闪回,"flash-back"),当面临类情境或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纪念日时,又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2)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表现为难于入睡或易惊醒,注意力集中困难。激惹性增高,过分的心惊肉跳,坐立不安。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相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续回避: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验的事,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场所。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反应迟钝,情感麻木,与人疏远,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变窄。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计划,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等。 (4)病程与预后: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在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暴露于精神创伤性情境的时间和密切程度,人格特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心理素质等。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360秒, 内存占用1.03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