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实验课上,学生分组做《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老师要求学生按大屏幕上的电路图及实验要求(图11)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下面为某小组实验过程的片段...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电学实验课上,学生分组做《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老师要求学生按大屏幕上的电路图及实验要求(图11)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下面为某小组实验过程的片段。 学生:老师,我们合上开关后,无论怎么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老师:检查一下电路,看是否哪个接线柱没拧紧断路了。 (学生依次检查,没问题) 学生:老师,还是您来看看吧,我们每根导线都拧得很紧。 (老师检查了一下电路,发现学生连接的电路如图12) 老师:你们的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想想到底怎么连接,再重新连接一下。 (学生讨论后重新连接如图13,合上开关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正常了) 学生:谢谢老师。 老师:那就自己继续做吧。 问题: (1)指出图12中的连接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连接方式。 (2)按照图13进行实验能否达到实验要求,为什么 (3)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述。
选项
答案
解析 (1)电流表的连线错误,电流表一端连接灯泡,另一端应接在电源负极。 (2)图13相当于把变阻器串联,并不是电路图中的分压法,不能满足小灯泡两端电压从0到3 V的变化,不能达到实验要求。 (3)优点:该教师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给出了及时的反馈。 不足:①教师评价方面,教师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体现得不明显,教师只是给出了反馈,但是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再去检查电路: ②教师角色的把握不当,该教师在学生第二次没有检查出问题之后,就亲自帮他们检查,告诉他们哪里出了问题,在这里,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不利于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依然是在被动的操作。所以,这里与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相违背。 ③教师内容处理方面,教师帮学生调整后的电路,并不是电路图中的分压法,不能满足小灯泡两端电压从0到3 V的变化,不能达到实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错误的,使学生形成了错误的理解,违背了物理教学科学性原则。教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待提高。

相关内容:电学,实验,学生,分组,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老师,要求,大屏,电路图,电路,小组,过程,片段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392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