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一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 药物治疗是控制癌性疼痛的主要手段,非阿片类药物作为WHO提倡的癌痛治疗中的第一阶梯用药,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外周炎性致痛介质的释放,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作用 B.不与阿片类药物竞争阿片受体,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加镇痛效果 C.首选口服给药,定时、个体化用药,积极处理不良反应 D.长期用药易出现耐药性,需增大用药剂量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E.口服用药易发生消化道溃疡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直肠或注射用药可避免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 F.为避免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建议限制用药上限剂量为标准推荐用药的1.5~2.0倍 G.主要用于轻、中度疼痛,对重度疼痛患者需改用阿片类药物而不再应用 H.不同的非阿片类药物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应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加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答案 BCF
解析 病人有肿瘤病史,需行骨扫描检查有无肿瘤转移所致神经受压,腰椎MR以排除腰椎管内有无神经根受压情况放射缓解疼痛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与放射破坏癌组织,使肿瘤缩小,解除局部压迫,改善局部血运;抑制化学性致痛介质释放及促进止痛性介质释放有关;其对神经及血管组织无直接作用非阿片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在外周的疼痛部位,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活性,但不与阿片受体结合,镇痛途径与阿片类药物不同,与之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长期使用很少出现耐药性和依赖性,镇痛作用是有限度的.具有天花板效应,加大用量或联合应用镇痛效果并不相应增加,而副作用却成倍增加其副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胃肠黏膜表面保护剂前列腺素的生成而产生胃肠毒性反应,非口服用药不能完全避免消化道溃疡发生对于晚期癌痛的治疗,加用第三阶梯药物时不应放弃非甾体药物阿片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与特异性阿片受体结合产生中枢镇痛作用,长期用药可产生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停药后耐受性可逐渐消失,即具有可逆性;依赖性主要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前者表现为停药出现戒断症状,后者表现为成瘾便秘为最常见副作用,最严重不良反应为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抑制是阿片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及程度降低(<8次/分)和动脉氧饱和度下降;疼痛本身是阿片的天然拮抗剂,在疼痛消失前不会出现呼吸抑制;逐渐增加阿片药剂量可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适当减少阿片药物用量,应用纳洛酮后患者可能出现撤药综合征及疼痛反复发作,因此只有患者出现症状性呼吸抑制才使用纳洛酮解救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304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