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 ④教室地面约长8( )。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 )。 2.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的长度正好1千米。 3.实际感受1千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 (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秒。 (3)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4.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课件出示指路标志、珠穆朗玛峰主峰高度、汽车速度表等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巩固新知 1.填一填 (四)小结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答辩题目解析】 1.说说你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数”与“量”的关系和区别?
选项
答案
解析 1、充分运用操场跑道,引导学生根据跑道1圈的长度推导出1000米的长度,从而认识1000米=1千米。让学生说说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几个200米或几个500米等,帮助学生认识1千米。 2、“数”是表述“量”的语言文字符号,它是主观人为规定的,是可以随意改变的。“量”是客观事物的大小、范围、程度等,它是客观实在,是无法用意志随意改变的。同一个量,可以用不同的数字和度量单位来表达。例如:一米长的量,可以表示为:1米、10分米、100厘米、0.001千米。

相关内容: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考题,教学,过程,复习,旧知,长度,单位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333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