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走进具象艺术》一课中,崔老师让学生看了几幅具象艺术作品后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学生在图中看到了哪些人物。这是一个简单问题,学生们一个个争相回答...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案例: 在《走进具象艺术》一课中,崔老师让学生看了几幅具象艺术作品后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学生在图中看到了哪些人物。这是一个简单问题,学生们一个个争相回答,并且答得令人满意。 但是崔老师还是说:“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我们再交流。” 问题:谈一谈该老师在课堂安排中有什么问题怎么改善
选项
答案
解析 ①崔老师过分考虑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没有去考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缺乏教学目标统领的教学行为往往导致教学者的教学目标模糊不清.进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②这位老师在教学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不合适。合作学习的设计不在于热闹。更不在于花俏,也不能流于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使学生更关注美术的本身。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里的协调能力,但并不是每节课任何环节都需要小组讨论。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根据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选择有争论的、有价值的问题,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此外,还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时机选得准,选在关键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关内容:案例,走进具象艺术,崔老师,老师,学生,几幅,具象,问题,问学,人物,这是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310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