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6岁,因心前区持续性疼痛2小时入院。患者2小时前在看电视时突感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感,大汗淋漓,气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患者,男性,56岁,因心前区持续性疼痛2小时入院。患者2小时前在看电视时突感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感,大汗淋漓,气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既往有胸闷史。体查:T37.6℃,P90次,分,R26次,分,Bp95/60mmHg,急性痛苦面容,双下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心电图132: 问题1:诊断可考虑哪些疾病? 问题2:急诊应尽快做哪些处理? 提示:入院后立即给
选项 案例分析题
答案 全面分析病情后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肾素瘤、肾素瘤破裂出血。 2.本病的临床特点是:本病因为瘤细胞分泌肾素而得名,绝大多数起源于肾小球旁复合器中的毛细血管外膜细胞,肿瘤细胞及细胞内颗粒的组织学特征与正常肾小球球旁细胞一致,又称肾球旁细胞瘤。肾素瘤主要发生在青壮年,其临床上表现为严重而顽固的高血压、高肾素、高醛固酮及低血钾的三高一低综合征表现。 3.本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肾素瘤为良性,瘤体较小,有完整包膜,呈灰黄结节状,肾脏B超、CT检查利于发现此肿瘤。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双肾静脉主干及分支采血测肾素水平是鉴别诊
解析 全面分析病情后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肾素瘤、肾素瘤破裂出血。 2.本病的临床特点是:本病因为瘤细胞分泌肾素而得名,绝大多数起源于肾小球旁复合器中的毛细血管外膜细胞,肿瘤细胞及细胞内颗粒的组织学特征与正常肾小球球旁细胞一致,又称肾球旁细胞瘤。肾素瘤主要发生在青壮年,其临床上表现为严重而顽固的高血压、高肾素、高醛固酮及低血钾的三高一低综合征表现。 3.本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肾素瘤为良性,瘤体较小,有完整包膜,呈灰黄结节状,肾脏B超、CT检查利于发现此肿瘤。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双肾静脉主干及分支采血测肾素水平是鉴别诊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293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