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严老师班上的学生小宇学习基础较差,且家境贫寒,小宇常常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流。为了帮助小宇,严老师想到了一个“智志双扶”的措施。严老师在课下经常...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材料: 严老师班上的学生小宇学习基础较差,且家境贫寒,小宇常常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流。为了帮助小宇,严老师想到了一个“智志双扶”的措施。严老师在课下经常找小宇谈心,向他讲述励志故事,鼓励他树立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帮他总结学习上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组建“学习互助小组”,帮助他学习;让他当班级文艺委员,以发挥其唱歌特长;对他取得的进步给予赞赏。慢慢地,小宇变得开朗,同学们也友善地接纳了小宇。一段时间后,小宇爱上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严老师是如何依据需要层次理论制定教育措施的。
选项
答案
解析 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需要,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严老师分别从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三个方面制定了教育措施。 (1)严老师依据马斯洛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制定教育措施。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情感与归属的需要、社交需要,是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要,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对集体的归属感等。材料中,严老师组建“学习互助小组”,帮助小宇学习,让同学们接纳小宇,体现了这一层次的需要。 (2)严老师依据马斯洛的尊重需要制定教育措施。尊重需要是指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材料中,严老师让小宇当班级文艺委员,以发挥他的特长,并在小宇取得进步时给予表扬,体现了这一层次的需要。 (3)严老师依据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制定教育措施。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材料中,严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找小宇谈心并给他讲述励志的故事,帮助小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了这一层次的需要。

相关内容:材料,老师,班上,学生,小宇,基础,家境,交流,智志双扶,措施,课下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418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