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0分)现有我国北方某流域,包括干流及其一级支流8条,共同汇入其上级主干流。流域水系年均径流量占其上级主干流径流量的45%。流域...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0分) 现有我国北方某流域,包括干流及其一级支流8条,共同汇入其上级主干流。流域水系年均径流量占其上级主干流径流量的45%。流域洪水期及枯水期水量差异明显,且冬季存在冰封期。流域内现有省级、市级自然保护区各1个,流域周边另有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与流域水系存在着一定联系。流域范围内有大量的草原。流域内水系沿线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城镇、村庄或厂矿区。污水或经污水处理厂处理,或经简易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进入流域水系。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某流域基于本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现状,编制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涉及流域水利防洪、农业灌区灌溉、重点工业供水、居民生活供水、水土保持治理、水系水质维护、5项水库及水电站建设工程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用水保障等诸多方面。基于流域规划内容,现需要开展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问题】 1.规划环评中必须要收集哪些相关规划? 2.本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调查评价范围包括哪些? 3.本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评价内容包括哪些? 4.为全面了解流域水环境现状,应在流域范围内如何布设调查监测点?给出主要监测内容。 5.流域水生生态调查需重点关注哪些区域? 6.流域陆生生态调查中,植被调查可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查内容有哪些?应重点关注哪些生态影响? 7.流域水生生态调查中可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查内容有哪些?应重点关注哪些生态影响? 8.规划中应提出的哪几个主要方面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项
答案
解析 1.流域所处行政区以及其上级、下级相关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水利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资源能源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各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相关规划。 2.流域区域、流域周边的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流域水系与其上级主干流交汇口上下游。 3.流域规划协调性评价、流域水资源平衡、流域水环境容量、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陆生及水生生态影响、流域社会经济影响、流域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影响、流域开发对其上级主干流下游地区的影响。 4.监测点包括:(1)干流与8个支流的汇流处,及其上下游;(2)8个支流的上游河段;(3)干流与其上级主干流的汇流处,以及汇流处的上下游;(4)城镇、村庄或厂矿区等大型点源排放处,及其上下游;(5)与自然保护区的水力联系处,及其上下游。主要观察内容:水深、流速、河流宽度、坡度、河流形状;主要监测项目:水温、pH、SS、石油类、CODCr、BOD5、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氨氮、六价铬、砷、汞、镉、铜、铅、锌等。 5.(1)流域内的2个自然保护区;(2)流域外相关的2个自然保护区;(3)5项水库及水电站建设工程选址的上、下游;(4)有资料记载的流域内珍稀保护水生生物活动区及其“越冬场、产卵场、索饵场”的分布情况;(5)干流与其上级主干流的汇流处下游段。 6.植被调查方法有:资料收集、现场调查、遥感遥测。植被调查内容有:流域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珍稀保护植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及分布、保护级别与保护状况等。重点关注相关建设工程占地范围珍稀保护物种及其与水资源的依赖关系。 7.(1)采取的方法有:历年资料收集、群众访问、捕捞采样、专家经验法判断。(2)调查内容包括: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鱼类区系组成、种类、“三场”分布;珍稀水生生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群结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别与状况等。(3)重点关注的生态影响是:水量、水质、水温、障碍物阻断、“三场”破坏。 8.(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珍稀保护水生生物的“三场区”保护;(3)提出水质保护,水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建议。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852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