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拟建生产规模8X106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露天开采境内有大 量灌木,周边有耕地。露天采场北800米处有一村庄,生活用水浅层地下水。 釆矿前需清...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第一题拟建生产规模8X106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露天开采境内有大 量灌木,周边有耕地。露天采场北800米处有一村庄,生活用水浅层地下水。 釆矿前需清理地表、剥离大量岩土。生产工艺为釆矿一选矿一精矿外运。 露天采场平均地下水涌水量12500m3/d,用泵疏干送选矿厂使用。选矿厂年 排出尾矿3.06X104m3,尾矿属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尾矿库选在距露天采场 南1000米沟谷内。该沟谷呈东西走向、纵深较长,汇水面积15km2;沟底纵坡较 平缓,有少量耕地;沟谷两侧坡较陡,生长较茂密的灌木;有一由北向南流动的 河流从沟口外1000米流过,河流沿岸主要为耕地。沟口附近有一依山傍水的村庄,现有20户居民。 尾矿坝设在沟口,初期坝为坝高55m的堆石坝,后期利用尾矿分台阶逐级筑规,最终坝高140m,项址下设置渗水收集池。尾矿库渗水、澄清水回用生产,不外排;尾矿库设有符合防洪标准的库内、外排洪设施。为保障尾矿筑坝安全,生 产运行时坝前需保持滩长大于100m的尾矿千滩。 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土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露天采场运营期的主要水环境影响有哪些? 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的内容。 4、简述运营期尾矿库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尾矿库建设是否涉及居民搬迀?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1)分析对地表植被(灌木)的破坏,造成一定的植被(生物 量、生产力、物种、覆盖率)及其生态效益的损失; (2)分析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分析是否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而破坏生态环境; (4)分析是否会对山区野生动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改变动物生境,对动物种 类、数量及活动的影响; (5)分析是否会造成景观破坏影响。 【点评分析】:对于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关键要抓住影响因素和影响对象。 无非是土地、植被、野生动物、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景观六大方面,考生要学 会从直接影响到间接影响的关联性分析,思路才能清晰,层次才能明了,理解性 记忆才可能奏效。 2.(1)主要是不断抽排地下水,容易导致浅层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周边 并水水量或水质.进而影响800米处村庄居民生活用水; (2)采矿作业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容易使下游河流地表水质变差; (3)采选废水排放对地表水水质影晌。 (4)尾矿库渗滤液处理不当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点评分析】:水环境要分解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的因素一般从水位、水 量、水质三大方面分析,进而分析影响对象。同时,要用联系性观点,综合分析 其影响。 3、(1)调查尾矿库区及影晌范围植被的生境特征、植被类型及分布情况; (2)调查有无国家或地方保护植物种及分布情况; (3)调查主要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特别是优势种的生长情况; (4)设置样方,调查植被及主要植物的覆盖率、频率、密度等基本情况,实测 或估算其生物量。 【点评分析】:植被现状调查为常考知识点、必考知识点、高频考点。考生务必 背诵如流,从物种(特别是保护种)、类型、生境入手,采用样方调查的手段, 得出其重要表征量指标,进而进行评价。 4、(1).尾矿推存过程中不断扩占土地(尤其是少量耕地),造成灌木等植 被破坏; (2)尾矿干滩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3)尾矿区人员活动及尾矿坝堆高作业的噪声影响; (4)尾矿库渗滤液可能对地下水的影响; (5)对周边区域的景观影响; (6 )溃坝环境风险影响。 【点评分析】:与第一问相似。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一般考虑对生态环境以及“三 废”排放对环境要素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特殊的一些影响,如景观、溃坝风 险影响等。 5、是,居民需搬迁。由于沟口附近有一 20户居民的村庄,并处于尾矿库下 游;若尾矿库发生溃坝,将危及居民安全。。 【点评分析】:送分题。首先要有“以人为本”的观念,主要考虑其污染或风 险影响;其次,还要有“生态安全”的理念,尽量避免尾矿库发生溃坝影响。同时要联想到应该釆取哪些措施,也许下次就会考相关内容。建议考生复习应用发 散性思维,围绕一些重要知识点展开,答题才会到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攫取 釆分点。本书设计几组问题进行补充或扩充,就是想达到此目的。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221秒, 内存占用1.04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