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收临近,但S省B县Y镇的农民W却无法体会丰收的快乐。就在半月前,突如其来的铲车开进其农田里,如今6亩地上只留下巨大的车辙印和零星倒在地上就快成...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2012年夏收临近,但S省B县Y镇的农民W却无法体会丰收的快乐。就在半月前,突如其来的铲车开进其农田里,如今6亩地上只留下巨大的车辙印和零星倒在地上就快成熟的小麦。 在Y镇的其他两个村,还有十几户村民和农民W有同样的遭遇。B县尚未获得征地批文,就以B县农产品加工园区路网施工的名义,把村民土地上的小麦和玉米铲倒。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B县在尚未通过征地审批的情况下,启动农产品加工园区征地工作,规划占地面积1.18平方公里(合1770亩),涉及Y镇的四个村。 为征地合法性和安置补偿问题,村民多次与县政府交涉,希望看到上级政府审批文件。没想到交涉未果,自家小麦却强行被铲。 5月29日,某报记者在其中两个村看到,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的5条道路上的小麦大部分已被铲倒,一些工程测绘人员正在现场勘察,为路网施工做准备。5月18日,四五百名县、镇政府工作人员带大型铲车、警车和救护车来到村口,强行推倒即将成熟的小麦。有村民当天看到,B县副县长J在现场指挥征地。 事实上,这已不是B县第一次以这种粗暴的方式征地。 某村村民X说,2011年村里曾经召开过全体村民大会,说县里下通知要征地。虽然村民X对征地感到很不情愿,但在2011年11月1日,村委会通知登记土地面积和地面附着物时,由于担心把他家的耕地面积登记少了,他最后还是在登记表上签了字。没想到,第二天他刚从外面回到家,就有村民告诉他,镇干部带人把他家地里的梨树都砍倒了。 如今,相似的一幕再次重演。村民X说,80%的村民并不同意征地,原因是县政府并没有就征地后的村民安置和后续生活保障与村民展开协商。而在这次强铲小麦前,镇政府原本表示会等村民收完这季麦再商议征地施工事宜,但村民没想到最终还是没有保住辛苦耕种半年的小麦。 2011年果树被砍后,大部分村民2012年2月收到了“土地附属物补偿款”,但多数村民对补偿的数额并不满意。而县政府承诺每亩6.4万元的征地补偿款现巳发放到村民代表手中,但由于对分发方案存有异议,尚未开始向村民下发。此次铲倒村民小麦之前,县政府也没有对青苗补偿给出说法。 一些村民指出,按征地程序,应在征地补偿款全部发放完毕后才能进行土地征收工作。 对于村民土地被征收后的生活保障,县政府初步决定在征地后将村民纳入低保,每月每人能够获得80元的低保金,另外还有每年100元的取暖费等其他补贴。村民担心,失去土地之后,仅靠低保维持,生活会更加拮据。 对于村民而言,政府征地发展工业并非坏事,但失地后的生活保障直接关系到生存问题。Y 镇几个村子的大量村民没有相关学历,在外地打工很难获得机会。一些村干部曾经表示,征了农民的地等于“砸了农民的饭碗”。 另外,一些村民担心,征地并不具备合法手续,属“未批先占”。县政府一直没有满足村民希望看上级政府审批文件的要求。 海南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几轮土地开发潮的热点地区之一,其在征地中遇到的问题颇具代表性。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陵水县大墩村农民曾为“誓死保卫土地”与政府发生多起冲突。但2010年农民主动与政府配合,仅用15天就完成了11670亩土地、涉及8个村民小组及826农户的征地拆迁。紧邻三亚市政府所在地的月川社区,曾被称为最难拆的“城中村”,11年间,一遇征地拆迁就发生惊动全市甚至全国的官民、警民冲突。但2009年该社区村民主动进行拆迁改造,仅用54天就将旧村拆除。 针对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海南省陵水县、三亚市从转变执政理念入手,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收益共享、多方共贏”的新征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共赢的局面。这两个典型案例前后形成的巨大反差,为探讨征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地方政府为了破解征地难题,首先从转变发展理念入手,2010年新的班子提出:“一个地区要发展,离不开利用土地资源。只有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帮助农民实现自身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找到破解征地与发展这对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他们宣示“解决土地问题要从根源入手,要创造性地安排新制度,变‘与民争地’为‘为民谋利’,将肥水流到农民自己的腰包里面去”。 三亚市和陵水县政府在实施征地拆迁时,改变了以往先找好大企业作下家、政府实施拆迁的办法,而是明确政府在征地拆迁中的定位是主导但不包办,主要起指导、监督、宣传和协调保障作用。征地搬迁工作由村委会负责实施,确立被征地农民的主体地位。 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让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陵水县在实施国际旅游岛陵水海洋主题公园征地拆迁时,对大墩村实行海南省最高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另外,地方政府允许村委会在旧村改造时,将节余的389亩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行公开招拍挂,拍卖价158万元/亩,共获得6.1亿元土地收入,村集体将所获得的土地出让收益作为村民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陵水县由农民集体直接将集体建设用地招拍挂出让的办法,在国内尚属首例。它让农民直接分享土地级差收益,实现了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 另外,创新留地和留物业安置,培植适合农民从事的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在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发展与农民能力相适应的产业,解决他们的就业和收入来源,是落实法律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根本。 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保证农民权益和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三亚市政府在征地拆迁前,就帮助村集体成立股份制公司,其主要职能是前期负责拆迁,后期经营和管理集体资产,确保村民对村级组织领导人的监督,保障村民获得分红收益。 在新征地模式下,农民参与了城市建设,实现了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真正做到了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变,为党和政府赢得了民心。长期信访、冲突不断的月川村悄然息访,曾经以命相搏抵抗征地的大墩村实现了“ 零上访”。 假如你是S省政府工作人员,由你来调査B县征地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事件,请就此事撰写一则情况报告,供领导参考。 要求: 1.不考虑格式要求,只写内容要点; 2.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3.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4.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夏,B县为启动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18平方公里,合1770亩)施工建设,开始征地工作,涉及Y镇下辖四个村。〔1分〕在征地和安置补偿工作中,由于Y镇政府与村民沟通不善,在未经村民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小麦、果树铲倒,强行征地,最终引发了矛盾冲突。〔1分〕 二、原因概述 (一)征地手续不全,程序不合法。缺少上级审批文件,并且未完全发放征地补偿款就残行征地,违反了征地程序。〔2分〕 (二)农民不同意征地补偿额。被征地农民普遍不同意征地补偿额,认为补偿偏低,另外,政府未谈及青苗补偿问题。〔2分〕 (三)政府并没有就征地后的村民安置和后续生活保障与村民展开协商。〔2分〕 三、解决建议 (一)转变政府工作思路。要变“与民争地”为“为民谋利”,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征地,保证征地工作的公正、透明,让农民参与征地赔偿额的谈判。〔2分〕 (二)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提高土地补偿额,让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2分〕 (三)保证农民的长远利益,完善生活保障。发展与农民能力相适应的产业,解决他们的就业和收入来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分〕 本题分值由结构分和要点分两部分构成。 结构分:能从“基本情况-原因-建议”三个方面组织答案的,赋结构分6分。 要点分:共8个要点。其中阐述基本情况2个要点,每个1分;其余要点每个2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366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