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罪的客体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管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作者: tiha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罪的客体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管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 C.本罪的主体是生产者和销售者 D.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选项
答案 ABCD
解析 A、B、C、D 考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讲解:根据《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 的行为。 首先,本罪的客体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管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生产、销售的 必须是伪劣产品。其中的伪产品是指“以假乱真”的产品,劣产品是指掺杂、掺假的产品、 以次充好的产品及冒充合格产品的不合格产品。这里的“产品”,应是指经过加工、制作、 用于销售的产品。行为表现为四种情况: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 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此外,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构成犯罪的,要求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 上。“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人。多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未经处理的,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或货值金额累计计算。 再次,本罪的主体是生产者和销售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取得了有关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或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生产者与销售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而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 件,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仓储、保管、邮寄等便利条件,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以本罪的共犯论处。 最后,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换言之,行为人明知自己生产、销售产品的行为会 发生破坏国家产品质量监管秩序、侵害用户、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 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相关内容:生产,销售,产品,说法,本罪,客体,国家,产品质量,监管,秩序,消费者,合法权益,客观,方面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访问排行

Copyright © 2012-2014 题库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tikuer.com

页面耗时0.0405秒, 内存占用1.05 MB, Cache:redis,访问数据库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