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在讲解时差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小明跟随者父母打算在十月一期间去日本旅游,已知他们在十月一日早晨8点15分从北京乘坐...

作者: rantiku 人气: - 评论: 0
问题 张老师在讲解时差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小明跟随者父母打算在十月一期间去日本旅游,已知他们在十月一日早晨8点15分从北京乘坐飞机起飞,飞行一小时到达日本的东京,已知北京位于东八区,日本位于东九区,请问到达东京时是什么时间 反之,早8点15分从东京出发,到达北京时是什么时间 (2)中国横跨东五区至东九区共五个时区,而全国统一采用的是东八区“北京时间”,若北京人早上8点上班。位于东六区的乌鲁木齐人早上几点上班合理 问题: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
选项
答案
解析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出了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为教学素材,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能够覆盖备课的知识点,符合地理课堂教学由易到难的标准。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没有学习任何与时差相关的知识,学生不具备去做这些题目的能力。所以本课课程结构应该分为三部分: 第一,教师首先抛出与本课知识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让学生能够把地理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第二,教师结合具体的地图和地球仪等教具去讲解时差产生的原因,以及一些相关的计算公式;第三;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或罗列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组织形式不合理。本堂课教师想采用现在新课标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但是没有体现出教师引导的作用。新课标要求并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学生,而是以教师为引导作用,引发学生去学习知识,去达到探究的目的。 (3)具体内容不够合理。提出的问题不够严谨。第一问中的“请问到达东京时是几时 ”存在歧义,指向性不太明确,到底是“到达东京时的东京时间”还是“到达东京时的北京时间”。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错误啦!

错误信息

  • 消息: [程序异常] : MISCONF Redis is configured to save RDB snapshots, but it's currently unable to persist to disk. Commands that may modify the data set are disabled, because this instance is configured to report errors during writes if RDB snapshotting fail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option). Please check the Redis logs for details about the RDB error.
  • 文件: /twcms/kongphp/cache/cache_redis.class.php
  • 位置: 第 85 行
    <?php echo 'KongPHP, Road to Jane.'; ?>